返回
<<银万观点
银万资本余涛:牛市凶险

约翰·邓普顿爵士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牛市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时成熟,在陶醉中结束。”这句话真实描述了市场参与者在牛市中的心路历程,但是,也同时生动刻画了牛市的危险性。

 

首先,“牛市”是后验的。市场参与者每时每刻在市场的激荡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句话中的“绝望”“怀疑”“乐观”和“陶醉”描述的是市场整体的情绪状态,个体很难在当时当刻准确的把握市场整体情绪的状态;更何况,这四个词语定义虽然明确,但是边界非常模糊;当我们明确所谓的”牛市“行情的时候,牛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程了。尤其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铺天盖地的”牛市“宣传中反应过来时,很可能牛市已经呼啸而过了。

 

其次,对于普通投资者和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而言,在牛市的早期(诞生和成长阶段)认知到牛市形成的概率是很低的。这句名言里的“绝望”和“怀疑”体现了市场整体情绪,也就是绝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换句话说,大部分单纯依靠判断市场趋势进行投资的投资者不会在牛市早期参与市场;因为,在“绝望”和“怀疑”情绪下,正常人不会作出大举投资的决策。

 

第三,大部分趋势投资者大概率在泡沫中迷失。相信牛市的投资者真正意识到牛市的来到大概率市场已经处于牛市的成熟阶段了。因为“人声鼎沸”的市场环境本身就客观描述了市场泡沫阶段市场参与者的数量,这也往往伴随着泡沫的产生。这个时候,甚至那些在牛市早期阶段参与的市场“老手”也很难客观评价市场,及时止盈;而蜂拥而至的新人们更加不可能及时抽身而退。

 

第四,一个周期的成功很难在下一个周期中复制。一定有一些市场“老手”在某一个超级大牛市周期中依靠趋势判断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很难分清楚这样的成功是因为投资者本身天赋异禀还是单纯的运气。从概率上来说,这些“老手”中的大部分在下一个周期中依靠原有的认知很难全身而退。

 

最后,行为金融学的过度自信理论放大了牛市的危害。实际上,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人都会过度高估自己的能力。这种过度自信体现在依靠趋势判断参与市场时,总觉得自己领先一步;这种过度自信体现在短期盈利后将暂时的成功过分归因到个人能力,进而激励自己承担更大的风险;这种过度自信还体现在“老手”们穿越过一个周期后对待下一个周期的轻视;这种过度自信更体现在牛市泡沫疯狂中每一句这次不一样!

 

因此,每一个真正依靠牛市判断获利的投资者是通过对抗我们每个普通人内在的千万年来形成的趋利避害的“人性”来获得成功的。当我们高喊牛市口号冲进市场的时候,扪心自问一下:我是不是可以持续在市场的激流中对抗自己内在本能的呼唤的“超人”?

 

我们对此的答案是:我们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有七情六欲,普通人就会在市场上涨的时候开心乐观,在市场下跌的时候沮丧恐惧。

既然我们是普通人,我们在投资股市的时候就应该回避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回避对抗自己的天性。

择时不如择股,价值投资不需要牛市。